徐錦堂研究員是我國著名的藥用真菌培養、藥用植物栽培學家,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。1952年參加工作,1958年山西農業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,1983年成立藥用植物研究所,任藥用真菌研究室主任、所黨委委員、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,曾任衛生部藥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,北京發明協會理事,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、專家委員會副主任、藥用真菌委員會副主任,2009年被聘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。
科研工作:
上世紀50~60年代,黃連供應緊缺,1958年他赴四川、湖北等黃連產區考查,發現黃連為陰生植物,300多年來都采用搭棚遮蔭栽培方法,每載一畝黃連需用10m3木材,需砍伐3畝樹林,造成森林毀壞、水土流失、山體滑坡、大量泥沙沖入長江,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,又反過來威脅黃連生產,使黃連生產萎縮,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1958年,他趕赴陜西、四川、湖北的黃連產區調查黃連生產情況后,痛心疾首地說:不改變傳統的栽連方式,黃連生產將陷入絕境!回京后,他毅然向領導請纓:“為改變黃連生產局面,請派我去黃連產區。”1959年初,他的請求得到批準。
1959年開始他選擇四川石柱縣黃水農場、湖北利川縣福寶山藥材場為試驗基地,每年8個多月住在基點,當時正值我國經濟三年困難時期,交通、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,經長期跋涉鍛練,一日步行175里,奔波與兩地之間,途間需翻三座大山。穿越幾十里無人煙的林區,曾與土匪跟蹤周旋、與兇豹對侍、與毒蛇搏斗、還遭遇過翻車沉船的危險,與工人一日三餐都吃野菜湯,共渡難關。經八年艱苦研究,和幾十年大面積推廣,發明了藥、林、糧、畜四豐收的“栽培黃連的玉米和造林遮蔭技術”,獲得國家發明獎,并研究成功簡易棚栽連、水泥樁鐵絲遮陽網栽連、人工造林栽連等適于各種條件下的栽連技術,及黃連種子濕沙棚貯精細育苗技術。現黃連產量由60年代50-75kg/畝,提高到200 kg/畝,種子育苗率提高8-10倍,完全滿足了醫療市場用藥,并可大量出口。更重要的是其生態效益,使方園百余里的福寶山,森林覆蓋率由原不足30%,現達到80%,成了一片林海和生態旅游區。現人均年收入5千元,戶均2萬元,出現不少存款幾十萬元的農戶。利川市推廣了這種生態栽連新模式,森林覆蓋率由原來26%恢復到56%,2004年全市黃連年產值2.78億元,使30萬藥農脫貧致富,對長江庫區淤沙治理及防洪抗災起到積極作用,受到國務院通令表彰。
貢獻和榮譽:
徐錦堂從事中藥研究50多年,有近40年是在產區度過,他發表論文200余篇,出版專著7部、合著15部。退休后仍自建家庭實驗室完成其未能完成的工作,共獲得*********發明獎等獎項4項,部、省級成果獎11項,除兩項部級獎外,其余13項他都************,并獲得“仲景中醫藥杰出成果獎”、“國際天麻學術研討會杰出成就獎”、2002年榮獲香港“何梁何利醫學藥學獎”。培養博士、碩士研究生10余名。先后被評為北京市特等勞模、市級優秀黨員,北京市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、衛生部全國衛生文明先進工作者,首批選入全國“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”,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,首批獲得全國“五一”勞動獎章,是第一批享受國務院“政府特殊津貼”的科學家。富裕起來的陜西和湖北藥農把他稱之為“活財神”,陜西勉縣張家河群眾自發集資,雕塑5米多高“天麻之父”漢白玉雕像,并立碑銘記,湖北利川藥農又集資雕塑了“黃連之圣”雕像,并立碑銘記,利川市委授予他“利川市榮譽市民”稱號。《光明日報》、《人民日報》、《中國中醫藥報》等多家媒體都發表評論說“農民集資為自己心愛的科學家塑像在我國還是第一次。”